院所动态
Detection dynamics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,他强调,“当今世界,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,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,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,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,谁就能占领先机、赢得优势。”轻工业,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,如今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,以创新驱动服务体系完善,实现高质量、高标准发展,就更加重要。
向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,践行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—2030年)》,健全轻工产业服务体系,促进轻工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,推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轻工产业升级、行业科技创新和产业经济发展,中国轻工业质量认证中心、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、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联合发起并作为投资人,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指导和行业资源支持下,联合轻工相关行业协会、学会、科研院所等共同支持参与,会同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共建重要科技服务平台项目——“中国轻工产业高端服务产业园”。9月26日,“中国轻工产业高端服务产业园”奠基庆典在滁州举行,标志着该项目的顺利落地。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,中共滁州市委书记张祥安,中共滁州市委副书记、市长许继伟,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、中国轻工业质量认证中心主任刘江毅,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院长刘挺等领导及嘉宾出席了庆典。
(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致辞)
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在致辞中表示,轻工业是重要的民生行业。多年来,全国轻工业蓬勃发展,兴旺昌盛,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。如今,中国轻工产业高端服务产业园的建设是落实“制造强国”战略、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。他坚信,“产业园的建成,必将为滁州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,必将为轻工业服务地方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机遇。”
(中共滁州市委副书记、市长许继伟致辞)
中共滁州市委副书记、市长许继伟在致辞时也强调,引进中国轻工产业高端服务产业园是滁州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,纵深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,也是继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安徽分院之后,滁州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携手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。“下一步,我们将以中国轻工产业高端服务产业园建设为契机,以国家级消费品“三品”战略示范市建设为抓手,进一步强化科技引领,推进“两化融合”,奋力推动我市轻工业质量和效益协同提升。”
(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、中国轻工业质量认证中心主任刘江毅进行项目介绍)
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、中国轻工业质量认证中心主任刘江毅对“中国轻工产业高端服务产业园”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。该项目总占地面积50亩,计划建筑面积2.2万平方米,主要建设一座9层检验认证综合楼及三座细分功能的检测科研中心,建设期二年,计划于2021年竣工并投入运营。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建设“国家级绿色食品检测中心”、 “国家级智能家居检测中心”、 轻工科研及中试基地、中国轻工业标准研究中心四大项。其中,“国家级绿色食品检测中心”,开展绿色食品的检验、检测及认证服务;“国家级智能家居检测中心”,开展智能家居的检测、评价及智能家居产品的认证服务;轻工科研及中试基地,开展绿色食品、添加剂及加工工艺、日玻、文具、家居等科研开发及产业化推广服务;中国轻工业标准研究中心,开展轻工产品团体标准的研究、制修订及国标、行标的制修订,发挥标准的引领带动作用。
(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院长刘挺致辞)
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院长刘挺则表示,轻工产业高端服务产业园项目的实施,不仅为滁州及周边地区的食品等轻工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便捷服务,也为全行业的轻工产品向高端化迈进提供有力支撑。“家电院有幸参与其中,这是我们拓宽服务领域、提升服务能力的新的发展机遇,是我们服务轻工行业的新征程、新起点!”
(张崇和会长和张祥安书记共同按下项目开工启动球)
项目建设期内将立足于滁州食品及家电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,预先开展部分检验检测及科研项目,边建设边运营,为企业提供可靠便捷的质量技术服务,为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提供保障和支撑,助推企业质量升级,服务行业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。
(领导及嘉宾奠基培土)
轻工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,其包括了食品、造纸、家电等涉及国民经济分类中的21大类、69中类、213小类,涵盖了衣、食、住、行、用、娱乐等消费领域的产业组合群,是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民生产业,也是承启一、三产业的重要消费品工业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轻工业发展迎来全面爆发期,特别是伴随着“三品”专项行动计划、《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》等国家战略的实施,以及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、“互联网+”等产业政策推动,以提供生活消费品为主要目标的轻工业体系,开始步入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新阶段。中国轻工业正在从主要依靠速度、规模、价格进行竞争的发展方式转为主要依靠质量、标准、技术、服务、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进行竞争的发展方式。“中国轻工业高端服务产业园”项目将提升行业现有质量基础设施能力,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,力争创新研发提升产品质量,做好标准编制、质量监督工作,构建开放、协同、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及交流平台,促进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,激发市场活力。